中国語  日本語

日本富二代人为什么喜欢做个“一般人”?
2017-07-12 11:17:43   来源:这才是日本   评论:0 点击: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举世闻名,团队意识涵盖到日本人生活的各个角落。2013年应聘到日本担任一年的外籍教授,主要教授中国历史、文化、语言等课程。

 

虽然以前多次到日本从事研究工作,但是,亲自给在日本的大学上课,直接面对日本大学生尚属首次。

 

为了加深对日本大学生的了解,上课时我不仅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也有意识地增加一下中日文化、历史的比较内容。通过教学,我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其中“一般”、“一般人”等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流行一种观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幼儿园起,家长就千方百计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把其他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岂知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起跑不那么重要。

 

有一次讲中国现在教育问题,其中谈到中国流行的测智商问题。中国报纸经常报道,有的小学以智商为依据,给刚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分班。

 

高智商的孩子将被编入“特长班”或者“兴趣班”之类的,以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习成绩,家长都以自己的孩子进“特长班”为荣,更报以无限的希望。

 

据有关专家研究:普通人智商指数为100左右,如果120就为高智商,80以下为弱智。

 

由于现在中国的不少用人单位进入时关注学生的“出身”,特别是本科学校的名气,“211”、“985”成了就业时的敲门砖,“名校意识”催生了竞争下移。

 

很多家长笃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管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兴趣,千方百计地地找“关系”、花钱把孩子送到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高中,将来上重点大学。

 

在讲到测智商这样极端事例时,我好奇地问日本大学生,日本的中小学有无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摇头,认为那样太不可思议了。

 

 

日本从小学时起,就强调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家的机会是平等的,如果搞特殊,让一部分学生享受比他人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学校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平等原则。

 

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超常,希望得到更多的智力培育,可以花钱把孩子送到“塾”,类似与中国补习班的机构,学校不提供特殊服务。

 

米叔之前的这个推送,《日本人怎么不管到哪都是一进门就脱鞋?(组图)》同样也强调了日本人的平等意识,不搞特殊化。

 

我工作的学校是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学生都很聪明,属于高智商的一群,他们很多人都在中学、高中阶段上过“塾”。晚上经常看到刚刚从“塾”放学的中学生。

 

中国人经常说“我就是个平头百姓”,意思是自己没钱没势力,尤其是在“出身”、“拼爹”的当下,显现出百姓的无奈。官二代们的“我爸是某某”,百姓们表示气愤,又无可奈何。

 

日本人无论自己家庭怎样显赫,都喜欢说自己是“一般人”。与日本人接触多了,我发现“一般人”是团队意识的表现,既有自谦成分,更多是为了融入某个组织、团体,只有让周围人觉得你不特殊,人家才愿意接纳你,才可能成为朋友。

 

在日本社会单个的人很难存在,连家庭主妇都要参加“妈妈会”之类的组织,被社会或者团体抛弃就无法立足。

在日本时间长了,越发感到“一般”这个词颇受日本人青睐。我的日本好友书包总是一尘不染、衣服熨得平平整整、手帕叠得整整齐齐,干净利落。

 

每次见面都禁不住赞叹她“高雅”、“有品味”,她总是谦逊地说,“我不是特别讲究的,也不是特别邋遢的,一般而已”。

 

第一个学期末,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学习的感想和意见。学生们都希望多介绍一下现代中国的情况,尤其是中国大学生的所思所想,顺便介绍一下中国的饮食文化等。

 

我希望大家有机会到中国看看,亲身感受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如果能够与中国大学生交流就更好了。

 

多数学生对中国充满好奇,我告诉他们,如果自己会中文,可以与中国人直接交流。顺便我也问学生是否喜欢学习中文?这下可把他们难住了,学生们面面相觑,笑而不答。

 

我猛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得太唐突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

 

如果答喜欢,老师肯定高兴,但是,有悖自己的意愿。若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喜欢。这对老师不礼貌。

 

看着他们不知所措的样子,觉得这些学生既可爱又好笑,我替他们答了:对学习中文,不是特别喜欢、也不是特别讨厌,“一般”。

 

他们纷纷点头。

 

我问学生:日本人是不是特别喜欢说“一般”?

 

他们不住地点头。

 

在日本,大家都愿意做“一般人”,也希望被大家认可为“一般人”。

 

有中国朋友与日本人结婚。据她讲,他的孩子很聪明,在上小学的时,上课总是抢着回答问题。后来老师提醒他不要太过分表现自己,要和同学们一样。

 

这就是日本人,希望“一般”的日本人。因为大家都是“一般人”,所以,理所当然地认可“年功序列”,只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法律,谁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

 

希望总是有的,竞争也披上了“温情”的外衣,这也许是日本社会稳定的原因之一吧。“一般”蕴含着日本的文化和习俗,“一般”真的“不一般”。

相关热词搜索:二代 日本

上一篇:女生借1.25万校园贷,8个月滚成23万,被对方发“裸照”逼债
下一篇:日本3岁小正太和28岁法斗组成最不和谐CP,暖哭无数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