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热”逼日本为风险埋单
2012-06-20 11:37:1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日本右翼团体渔船
【环球网综合报道】从4月16日在美国首次提出“购买钓鱼岛”到现在扬言要随时登岛视察,两个月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系列直指中国的小动作,给日本右翼势力打了一针“强心剂”,甚至连日本政府和部分民众都深受石原的影响。作为日本出名的“大嘴”,日本民间和学术界对石原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是“日本利益代言人”,有人说他该叫“石原不谨慎太郎”。但让日本“沉默的大多数”最担心的是,“购岛闹剧”最终伤害的是日中关系,而石原却可以“零风险”而退。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一名日本学者对《环球时报》说:“很明显,日本民众的爱国心被石原的政治野心所操控,所谓‘购岛运动’最后将成为这些政客争相摆姿态的政治闹剧,仅此而已。”
借“购岛运动”寻求政治突破
石原慎太郎当过议员、做过大臣,从1999年开始,四度当选东京都知事。1975年,石原首次出马竞选知事时曾揶揄年纪比较大的竞选人美浓部亮吉:“把政治托付给那样头发稀疏的六七十岁老人的时代该结束了。”但对于今年已经80岁的石原来说,却依然不言退。因此,日本政治学者斋藤贵男在其《空洞的小皇帝:石原慎太郎》一书中称,石原像“空洞的小皇帝”,连任4届都知事,“玩弄了东京都十几年”。
石原出身于日本一个普通家庭,当工作狂一般的父亲51岁死于脑溢血时,一度因厌学而休学一年的石原正准备重返学校。考上一桥大学后,爱好文学的石原发表处女作《灰色教室》,凭借过激的性描写等内容引起社会关注。“从石原年轻时的代表作《太阳的季节》获得日本芥川文学奖开始,狂言、争议和来自外界的截然两面的评价一直伴随着石原的漫长人生。”日本法政大学政治思想史学者樱田正雄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评价石原慎太郎。
石原导演的“购岛运动”又一次招致截然两面的评价。日本《新潮45》杂志称,“购买钓鱼岛是石原慎太郎的悲愿”。石原眼下正急于寻求政治突破口。他最近正与奋起日本党党首频繁商议,有意以该党为母体成立新党,在与该党主要干部会谈的内容中就包括购买钓鱼岛的计划。在石原宣布“购岛计划”后,日本《读卖新闻》等媒体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石原新党”的支持率开始上升,甚至有接近半数的受访者对“石原新党”充满期待。一向力挺石原的《产经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说,石原的意图“绝不在买岛”,而是发动一场群众运动,为保守主义势力扩展地盘。
日本国际政治经济情报杂志《内线》总编岁川隆雄称,石原一直把当首相作为自己的最终人生目标。石原最近推出“购岛计划”、要建立新党等言行,是想把自己打造成“忧国之士”,进行最后的“奉公”。
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学者认为,对于希望在外交问题上“表现出独立性和革新性”的日本民主党政府而言,石原慎太郎的某些举动“是得到他们默许并支持的”,而且石原也很清楚地知道并利用了这一点,说政府和石原“没有共谋”显然“太天真”。
朝日电视台一名评论员称,石原等人挑起钓鱼岛纷争是“领土民族主义”的表现,这种“领土民族主义”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但对国家外交却没什么好处,相反,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应保持冷静,通过外交方式寻求解决。
借民意弱点造势“石原现象”
石原的“购岛计划”受到一些日本媒体的追捧,“石原新党期待”,“石原语录”,“石原政治的集大成”等新词跃然纸上,“石原现象”再度受到热捧。2008年,日本《朝日新闻》曾就“石原现象”评论说:“长期的经济衰退,对政治不信任感加强,蔓延的民族主义,政治家实际政绩贫乏,在这种情况下石原成为‘时代宠儿’确实是奇妙的现象。”
关于“石原现象”,有不少日本学者在比较石原慎太郎和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施政纲领后表示,石原和小泉都利用了“日本传统政治和冷战体制崩溃,在原有的意识形态争论平息后,人们茫然无知的心态”,将自己打造成新的救世主。《空洞的小皇帝:石原慎太郎》一书称,石原支持者的心态是“陷入闭塞状态,期待英雄诞生,能够通过强硬手段一夜洗去日本的污秽”。日本政治学者宫崎学2007年曾说,石原的头脑里融合了民族主义、民粹思维和精英主义,“相比于反省教训,更相信民族自豪感可以通过反复的自我肯定实现”,在思想和姿态上“高傲地站起来”是石原思想一贯性的表现。
日本学者樱田正雄告诉记者,原有金权政治和黑幕政治对日本社会的“信赖伤害”太大,民众对政治活动产生强烈逆反心理,日本社会都在为“公众形象好而反传统”的“表演型政治家”鼓掌,“这是一个弥漫着空洞政治口号、到处都是符号化的政治漫画的时代”。因此人们的政治情绪“脆弱而充满波动”。还有日本学者表示,石原的成果与其说是政治构想上的,不如说是“政治心理上的”,石原是“擅长利用民意弱点为自己造势的大师”。
“日本病态社会的一颗毒瘤”
日本社会对石原褒贬不一。捧他的人专门出了本叫《石原慎太郎入门》的书。保守政论家竹村健一2000年也著书大赞石原具有“改变日本的领导能力”。在第一个任期内,石原提出过“从东京改变日本”的口号,实施很多利民措施,如限制大型货车运行,限制尾气排放,实施综合防灾训练等。近年随着东京失业人口增加,石原还通过设立东京工作中心等做法,给年轻人和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作为政治家,石原没有停止文学创作,还在《产经新闻》上撰写专栏文章,谈日本的危机和未来,这都让他在日本赢得了一些“粉丝”。
日本右翼杂志《SAPIO》近日刊载长篇专辑,标题是《桥下彻(大阪市长)和石原慎太郎夺取天下之路》。该杂志还在专访石原时表示,日本民众已谈论“石原首相期望论”,把石原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石原本人也说,“想要在全日本燃起火焰,彻底改变日本”。有名日本媒体同行表示,日本政治家大多平庸,而石原独树一帜,对外强硬,仿佛成了“日本利益的代言人”。他甚至说,“在日本的政治家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石原那样爱日本又对外强硬的人了”。写过《日本可以说“不”》的石原在日本人心中留下敢为日本说话、在国际上维护日本利益的印象。
而反石原的民间人士组成“石原慎太郎研究会”,批评石原在东京都的执政,称他的思想“是有毒的”,“东京都靠巨额赤字、压缩福利、干预青少年教育思想自由和草率的申奥计划维持自己光鲜的外表。”《朝日新闻》著名记者本多胜一2000年著书《石原慎太郎的一生》,称石原是“谎话者和胆小懦弱的骗子”。今年1月,日本宝岛SUGOI文库出了一本名为《黑知事石原慎太郎》的书,专门揭石原的短,说他借开发首都的名义中饱私囊。
去年东日本大地震后,石原抛出“海啸天罚论”,日本《时事周刊》怒斥石原是“日本病态社会的一颗毒瘤”。知名政论家松永英明称其为“石原不谨慎太郎”,称他“只会通过攻击性言语等方式来维护自己”。还有一些学者甚至直斥石原“老、丑、病、残”,是不折不扣的“恶人政治家”。
对于石原慎太郎的野心,日本的“大多数”采取沉默态度。一名37岁的女性公司职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石原过去当议员时根本没有现在的人气,现在名气大了与国民情绪低沉有关,石原能站出来说其他政治家不敢说的话,所以比较容易得到赞同。但她本人对石原的购岛计划持怀疑态度,因此也没有捐款。两名东京大学学习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表示,现在日本人对什么事情都态度含混,像他们大学的学生没有多少人对石原感兴趣。两名大学生也坦言,和过去相比,日本确实存在右倾化的趋势。
旅居日本多年的研究者岳光告诉记者,日本国民的态度虽然暧昧不清,但日中关系触底是多数日本人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冒这样的险会使99%的日本人受损,只有1%的人得益,那就是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日本右翼头面政客以及乐见亚太局势混乱的“第三者”。岳光曾听日本某主流媒体驻京记者私下说,他对石原的言论忧心忡忡,认为现在日中民间关系很融洽,两国民众在对方国家都感受不到敌意,生活平稳,但石原是个例外,“他本来和中国就没有任何关系,他的风险是零”。
岳光认为,如果仅将“石原买岛”看成是吸引眼球的政治表演,那未免小看了这个老谋深算的右翼头面人物的能量。在石原看来,随着时间推移,钓鱼岛会成为威胁日本安全的“癌细胞”,他决心早日“切除”这个心头之患。但石原狡猾的一面是,当需要中国时,他也会改变姿态。2008年石原来华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对中国进行过相对正面的评价。新加坡《联合早报》曾评论说,这哪里像是一个过去经常批判中国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表态?更多分析认为,石原是为东京日后申办奥运而来,他需要得到北京的支持。
石原后续动作值得研究
一名旅居日本的华文媒体人士说:“针对石原这样的日本政客,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中国要冷静分析,但没必要为石原的言行不安和着急。”她认为,石原是个值得研究的人,在不爱抛头露面的日本人中,石原显得特别突出。作为官员,他比较得民心,而作为日本民族主义情绪的代表人物,在日本经济低迷、人心比较低落的时候,他就像是给社会注入了兴奋剂。
日本知名政治学者崛幸雄在其《最新右翼词典》中对石原慎太郎的个人思想进行了一番概括:体制内革新、反社会主义、高扬国家道义、强调国防和社会治安的绝对确保,但归根到底,“石原经常抛出一些惊世之言,引发各种混乱,自己却基本上毫无反省的想法”。崛幸雄后来在另一篇文章中说:“石原一直贯彻到底的原则是:强硬的政治姿态胜过一切具体政策。”
在强硬的同时,石原也在聚拢政治人脉。据日本媒体报道,6月23日石原将前往大阪,在日本最活跃也最有人气的政治势力“大阪维新会”发表演说。《日本经济新闻》称,石原在今年5月表明要开设新的“政治塾”,并要和“维新会”联合提出具体构想,要在日本掀起新的浪潮。
日本现代政治学者盐田潮曾评论说,在党争加剧和民主党“统治力跛足”的情况下,日本地方自治体相对于中央的独立性加强。如石原、桥下彻等人正是靠着现在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反向倾斜”而日益做大,而石原也清楚,东京都知事的位置不仅有助于他“彰显能力”,而且能帮他更好地实现“更进一步”的政治企图。▲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林雪原 孙秀萍 卢昊】

评论排行
- ·苹果突袭微软Office办公软件(324339)
- ·专家揭秘真实内情 牛奶...(272912)
-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16850)
- ·帝都!二次暴走ACG音乐会...(634)
- ·恒大4-0再进账2000万 亚...(382)
- ·一个战死在乌克兰的俄军2...(281)
- ·广州漫展舉辦方邀請TFBOY...(17)
- ·汪東城COSPLAY潛入深圳的漫展(7)
- ·日本外汇交易研究会(5)
- ·日本“韩寒”被揭露之后(4)
- ·日本高级食材“冰见寒鰤...(4)
- ·【恐怖】墨西哥毒贩炖人肉(4)
- ·日本培养孩子花费:幼儿...(2)
- ·名古屋中日良縁婚介(2)
- ·日本人最不擅长的英语发音Top5(2)
- ·体操:日本选手失误摔倒...(2)
- ·名校再曝学术造假:北邮...(2)
- ·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2)
- ·东莞女德班兴汉运动为学...(2)
- ·“智龙迷城”进军中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