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快递公司客户信息遭贩卖
2012-11-07 10:03: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昨日 (11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到爆料称,快递单号的信息正被大面积泄露,甚至衍生出多个专门交易快递单号信息的网站。
记者在“淘单114”和“单号吧”两家网站看到,快递单号信息被明码标价,售价从0.4元至2元不等,并附带“生成底单(发件联)”等配套服务。
这些交易网站显示,被交易的快递单号来自包括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在内的多个快递公司,“淘单114”还写着“单号来源于各地快递员”。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被泄露的快递单号信息,除了被用来在淘宝“刷钻”,还可能被用于制造 “假包裹”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事实上,因快递单号信息泄露而引发的入室抢劫案例不时见诸报端。
0.5元买到真实单号
在“淘单114”网站,从注册、充值到购买单号,都是自助完成,可24小时随时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在“购买单号”一栏,随意搜索11月6日发货、收货地点均在北京的单号,页面共显示出33条申通、圆通等公司的未扫描单号。记者再搜索11月6日之前由其他省份发往北京的单号,显示信息数量均为几十条不等。
记者看到,每个单号的详细信息,包括单号价格、快递单号、快递类型、是否扫描、发货地点、收货地点、预计扫描时间、实际扫描时间等,网站还用红色字体提醒“本站所有单号只限发布一次,出售一次,请放心使用”。
另外,每个单号都明码标价:已扫描单号无收货地址0.4元/个,有收货地址0.5元/个,未扫描单号1元/个。
根据“淘单114”的说明,“已扫描单号”是指快递单信息已经录入快递公司的官网,上网即可查到;而“未扫描单号”是指快递员已经取件在手,但还没有将单号信息录入快递公司网站,“此单号是掌握快递单号信息的人员发布的”。
记者按照网站的提示注册了一个账号,并通过支付宝,将0.5元账款汇给一名支付宝实名认证为 “李荣富”的交易者。随后,记者在“淘单114”注册的账号即显示余额为0.5元。记者用这0.5元购买了一个显示为11月4日从广州发往北京的圆通已扫描快递单号,便获得了该单号的详细信息。记者通过圆通官网查询该单号,发现其真实有效。
底单买卖催生假包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淘单114”网站可提供包括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顺丰、龙邦等快递公司在内的底单(发件联)生成。购买底单的成本同样低廉,只要提供单号,以每张1元的价格,就可获得空白底单,同时赠送复写纸。
这意味着,只要购买到真实的快递单号以及底单,就可以伪造包裹。
“货到付款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网购方式,但现在,不时发现有假快递员赶在真快递员之前接触收件人,用假的包裹骗取收件人的货款,业内将此称为 ‘飞单’。”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假包裹的单号信息准确,如果收件人不当面验货,就会上当受骗。
这位业内人士说,让收件人“受骗”的,既可能来自第三方制造的假包裹,也可能来自快递公司员工的“掉包”,由于现在快递包裹的赔偿标准不完善,赔付往往不高,收件人即便投诉,也很难追回等价损失。
“淘单114”网站声称,还可提供手工填写信息的底单照片,通过买单人提供的信息,形成底单照片,然后网传过来,每张2~3元,无需运费。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快递单号的交易市场之所以形成,最初源于淘宝、拍拍店铺的“刷钻”需求。所谓“刷钻”,就是买卖双方通过虚假交易来抬高自身的信誉,增加自己的好评。
事实上,底单照片有时也被各种电商卖家使用,尤其是一些淘宝卖家为聚拢人气而进行的“晒单”。
单号交易形成利益链
快递单号信息的交易,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
“淘单114”网站称,每个未扫描单号发布价格为1.0元,每个已扫描单号发布价格0.4元 (无收货地址的),每个已扫描单号发布价格0.5元(有收货地址的)。如果“加盟代理”,5分钟就可发布2000个单号信息。
“淘单114”网站自身则通过收取服务费获利:该系统对代理及VIP会员收取5%的服务费,对普通会员收取10%的服务费。
虽然目前尚难统计这类市场的交易额有多大,但在 “淘单114”网站,一个名叫“rfcm111”的发布人积分高达197686分,其他发布人的积分也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购买、发布一个信息,积分通常不超过10分,可见其发布数量之大。
除“淘单114”网站外,“单号吧”网站(www.danhao8.com)、百度贴吧的“单号吧”等,各种出售、购买单号的信息铺天盖地,价格各不相同。
单号信息易被违法使用
虽然“单号吧”贴出告示称:“本站快递单号只限刷销量使用,如用于违法等不正当用途,后果自负!”但因快递单号信息泄露而引发的入室抢劫等案例,不时见诸报端。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用来“刷钻”,还有一些商家通过购买快递单号来采集客户信息,用于市场分析,因为快递公司对客户信息通常是全名址录入。
至于这些快递单号信息的来源,“淘单114”称“来源于各地快递员”。记者发现,快递员泄露这类信息,一方面说明快递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严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快递从业人员的审核门槛较低,部分快递员缺乏职业道德。据上述业内人士估计,一个快递员每天收单、送单的总量,一般在几十单甚至上百单,如果有意为之,是有机可趁的。
此外,记者采访获悉,也有不少被泄露的信息是快递公司 “录入外包”造成的,甚至有不少信息是电商网站泄露的,如近日刚刚被查处的1号店信息泄露事件
上一篇:十八大将于7日下午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准生证“微改革”,政府服务大进步

评论排行
- ·苹果突袭微软Office办公软件(324339)
- ·专家揭秘真实内情 牛奶...(272912)
-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16850)
- ·帝都!二次暴走ACG音乐会...(634)
- ·恒大4-0再进账2000万 亚...(382)
- ·一个战死在乌克兰的俄军2...(281)
- ·广州漫展舉辦方邀請TFBOY...(17)
- ·汪東城COSPLAY潛入深圳的漫展(7)
- ·日本外汇交易研究会(5)
- ·日本“韩寒”被揭露之后(4)
- ·日本高级食材“冰见寒鰤...(4)
- ·【恐怖】墨西哥毒贩炖人肉(4)
- ·日本培养孩子花费:幼儿...(2)
- ·名古屋中日良縁婚介(2)
- ·日本人最不擅长的英语发音Top5(2)
- ·体操:日本选手失误摔倒...(2)
- ·名校再曝学术造假:北邮...(2)
- ·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2)
- ·东莞女德班兴汉运动为学...(2)
- ·“智龙迷城”进军中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