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门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
2018-10-25 12:26:03 来源:新华社 评论:0 点击:
新华社记者胡浩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也随之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为此,我国教育部门今年印发《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强调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堤”。
为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教育部针对学校、家庭分别提出要求:学校要在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要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要及时发放教育部研制的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及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收看专题警示片;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庭要发挥好第一个课堂作用,父母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教育部提醒,家长要切实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善引导、重表率、常陪伴、导心理、多配合,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成瘾、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
“借鉴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经验,我国可以从预防、治疗两个角度,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空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四个层面构建全员式、全时空、全方位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防治体系。”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教授程斯辉说,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网络使用教育、重视课后服务,同时也要重视家长教育和家庭预防,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他建议,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传播防治沉迷网络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和沟通技巧,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尽量减少上网时间,促进家长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对网络成瘾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控制。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教育远不止于技术学习,而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信息素养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免疫的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就是人在网络技术使用中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以及抗击各种诱惑与干扰的能力。”
李明新说,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教育不能因噎废食。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系统应加强沟通、加强合作,发挥各自施教主体的积极作用,规划、指导和监督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成长的干扰。

评论排行
- ·苹果突袭微软Office办公软件(324339)
- ·专家揭秘真实内情 牛奶...(272912)
-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16850)
- ·帝都!二次暴走ACG音乐会...(634)
- ·恒大4-0再进账2000万 亚...(382)
- ·一个战死在乌克兰的俄军2...(281)
- ·广州漫展舉辦方邀請TFBOY...(17)
- ·汪東城COSPLAY潛入深圳的漫展(7)
- ·日本外汇交易研究会(5)
- ·日本“韩寒”被揭露之后(4)
- ·日本高级食材“冰见寒鰤...(4)
- ·【恐怖】墨西哥毒贩炖人肉(4)
- ·日本培养孩子花费:幼儿...(2)
- ·名古屋中日良縁婚介(2)
- ·日本人最不擅长的英语发音Top5(2)
- ·体操:日本选手失误摔倒...(2)
- ·名校再曝学术造假:北邮...(2)
- ·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2)
- ·东莞女德班兴汉运动为学...(2)
- ·“智龙迷城”进军中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