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 军阀混战军割据罕见老照片
2014-12-10 09:51:03 来源:凤凰网 评论:0

孙中山像。1911年底,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次年1月18日,孙中山以提出《五条要约》的方式向袁世凯摊牌,企图坐实南京临时政府。经过反复修改又于1月22日以公诸报端的方式将南北双方幕后谈判全部曝光,令袁世凯极其尴尬和不满。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共和,根据南方独立各省及部分革命党人自始至终的意愿,孙中山提出辞职咨文,准备将总统一职还位给袁世凯。

袁世凯像。中华民国总统(1912-1916年)。南方各省的起义军反对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军阀的权利日益扩张,然而北洋军阀的势力依然强盛。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他要成为中华帝国的皇帝,南方各省政府极力反对称帝。此时,大部分北洋军阀开始抛弃袁世凯,最后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留下的是一个南北割据,军阀混战的新中国。由于袁的去世,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张勋复辟失败后躲入荷兰大使馆,图为他与他的小儿子在荷兰大使馆里,1917年。

1917年张勋复辟是街头的“辫子军”与黄包车夫们在通往北京的大路上。

张勋部队到达北京,1917年张勋复辟时街头的“辫子军”及北京的警察。

1917年张勋复辟时,小贩在故宫里卖大碗茶

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领军队包围了在故宫里的5000名“辫子军”。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紫禁城里的兵营以及盛放战死者的棺材。

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辫子军在紫禁城里停放的大炮。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紫禁城里的兵营以及盛放战死者的棺材。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在天津火车站的政府军。

徐特立的血书,1907年。“请开国会,断指送行”,题记为“善化徐懋生名特立十月二十六日九时在湖南修业学校断指沥书此八字为情愿人送行”。血书事件是指:1907年发生清政府向外国屈辱妥协的教案时,徐特立在学校作时事报告,讲到激愤之处,热泪如倾,竟拿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小指砍掉,蘸着血写了抗议书,写完当场晕倒。这一“抽刀断指”的举动,顿时蜚声全省,徐特立也被当时有进步思想者誉为最有血性的激进人物。如果这不仅仅是张照片,还有原稿流落在国外的话,倒是很有意义的。原稿的编辑不知事件发生的年代,把它列入辛亥革命之后。徐特立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

冯玉祥部队进驻天津城内。

冯玉祥部队的运输辎重队。